当前位置:主页 > 特色美食 > 正文内容

梧州地道美食有哪些?

特价旅游网 2025-02-07 22:09 特色美食 0

一、梧州地道美食有哪些?

我们一家人2018年去梧州旅行,那时,我写了一篇长长的游记,有很多是关于梧州美食的,希望能回答你的问题。

法语朱老师:一家三口12天的广西自助游---梧州篇

2018年1月9日

这是我女儿小豌豆上小学后我们第二次带她去旅行,我们早就向学校请好了假,这一次的目的地是梧州、南宁和北海。

今天一大早,在凛冽的寒风中,冷雨倾泻而下,气温骤然跌到8°,我们一家人都穿上薄薄的羽绒衣。望着铺天盖地的雨,我有些沮丧:这似乎不是个出门的好日子。

我们需要打的去地铁站,再坐车前往深圳北站。为了不让我们在大雨中等“滴滴”时太狼狈,KEN先打着大伞跑到小区门口叫一辆“滴滴”开到我们楼下;与此同时,我和豌豆一直站在楼道里耐心地等车来。雨越来越大,雨雾横斜着穿透水泥围栏打在我们身上,我的呼吸都可以哈出白白的烟雾,我在冷风中止不住地发抖,这样的日子出行让我忧心忡忡。

10:30, 滴滴终于到达,我和豌豆一钻进温暖如春的车里时,那一刻感觉仿佛来到天堂。

我们登上深圳开往昆明的G2914,它本应该在12:22发车,不明白为什么,它一定要提前几十秒开车,我们将经过虎门、广州南、佛山西,到达梧州。

我的蓝色大背包里还装着手提电脑、录音设备和我上微信课用的法语教材,这一路,我还将在这三个城市继续用微信语音给遍布在各个城市的学生上课,我还要不断做节目更新我的公众号。

为了消磨无聊的时光,我一上火车就拿出法语书有一搭每一搭地看着,坐在我身边那个瘦瘦的男人诧异地盯着满纸他不认识的文字研究了一阵,最终他还是什么也没有问。

无所事事又精力旺盛的豌豆吃饱喝足后醉心于我的法语书空白处进行拙朴的插画。她在football旁边画了一个小巧的足球;在dictionnaire旁边画上一本厚厚的字典......只要她不捣乱,我由得她把整个这本法语书插满图画。

(我们一家人刚刚到达梧州南站)

14:42,我们到达位于广西东部的梧州,阳光打在我们身上。这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公元前183年,汉高后五年,赵光在这里建立苍梧王城,这是梧州建城的开始。

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建立总督、总兵、总镇“三总府”,创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辖广西、广东。梧州在那时成为两广政治、军事中心。

来到有如此辉煌历史的梧州,我们就一下子掉入了粤语的森林,满耳朵都是字正腔圆的纯正粤语。据说,梧州是粤语的发源地。在深圳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却只能听懂粤语,走在大街上,我竖起耳朵费力地辨认着每一个发音。

我们登上一人5元钱的绿色高铁快线,大巴最前方的小屏幕上正在播放关于世界末日的一个灾难片,看得我心惊胆战。40分钟后,我们来到老老的骑楼云集的中山路,我下车前还在惦记那部片子的结尾。

(我们刚刚到梧州路边看到的租房信息)

梧州的AIR bnb很不发达,我们出发前在网上很难找到合适的短租房源,这一次,我们不得不放弃民宿,选择住在中山路附近的一家酒店。

15:00,我们到酒店后,才发现名为“金色假日”的建筑外表是粗俗的大红色,前台服务员把酒店里最好的313房隆重介绍给我们,因为那里有一张两米的大床,一晚上128元。

我们打开“最豪华”的房间,发现内里的陈设和装修完全是县级招待所的简陋,床前铺着一大块毛茸茸脏兮兮的地毯,去洗手间还要蹬上两层高高的台阶,打开洗手间摇摇欲坠的木门时总会发出刺耳的“吱嘎”声。

我们放好行李已经快下午四点了,我和KEN在火车上只潦草吃了一点零食,此刻,饥肠辘辘的我们四外去找吃的。

下楼没走几步,右首边就有一家食客如云的小餐馆:“超记粉店”,我们很吃惊,在下午四点那里依然坐满了埋头吃米粉的本地人,我们知道这里的味道一定不错。

(我们在梧州很爱去的“超记”粉店)

梧州的汤粉与深圳满大街的原味汤粉最大的不同是,汤里有大量滋味醇厚的腐竹,加入很多酸菜、酸萝卜的汤底不是清亮的,而比较浑浊,汤的滋味更加浓郁丰富,层次感很强。梧州的米粉本身很薄很筋,比深圳粉店里厚厚的橡皮质感的米粉好吃多了。

和深圳相比,梧州米粉的价格很便宜:一碗分量很大的牛腩粉只要11元,如果外加一份腐竹再交6元。

(“超记”11元一大碗的牛腩粉)
(“超记”粉店的价目表)

吃饱喝足,我们慢慢走着,十多分钟后来到中山路。来梧州前,我早就听说这里有著名的骑楼城。骑楼是指建筑一楼临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就像二楼“骑”在一楼之上。

最早的骑楼发源于英国人统治下的印度,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来到印度南部的贝尼亚库普尔(Beniapukur),这里气候十分炎热,英国人非常不适应。于是,他们在住宅前加了一个外廊以遮强光,造成较为凉爽的环境,英国人称之廊房(langfang)。

随着英国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外廊式建筑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传到中国。在鸦片战争后,骑楼建筑传入香港、广州,然后再北上到厦门、向西传到广西。

梧州大南路两侧的骑楼风格泾渭分明:右侧的骑楼很新,充满浓浓人工粉饰的矫揉做作;我们更喜欢大南路左侧的骑楼:完全是原生态的沧桑,没有粉刷,没有修葺,被岁月剥蚀的老老骑楼曲曲弯弯沿着不宽的街道延伸,墙上精美的水泥雕花还可以让我们依稀触摸到曾经的梧州繁华至极的胜景。

(梧州老老的沧桑骑楼)

很多骑楼脚下的石头基座上都嵌着大大的黑色铁环,我们联想起网上的资料:梧州位于桂江注入浔江的地方,在梧州,两江合并成为西江。梧州集合了广西水流的85%以上。KEN于是猜测,梧州紧邻三条大江,这里每年都要发洪水,涨水的时候这条街整个会被淹没,这些黑色铁环一定是拴小船的地方。

(骑楼基座上的铁环)

这一大片保存完好的骑楼城让我很震惊,因为,我在广东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看到这么大面积没有被毁坏的骑楼。

我们拉着豌豆的小手,慢悠悠走在骑楼下宽宽的长廊里,头顶就是像蜘蛛网一样交错的黑色电线。

骑楼下一幕幕当地人琐碎的生活画面飘满市井气和烟火味,我们走过一家家卖菜、卖鸡蛋、卖豆腐、卖烧腊、卖日用杂货的小店,穿过一丛丛沸腾的粤语,近距离看着梧州当地人真实丰富的生活。梧州的生活节奏很缓慢,人们走路不慌不忙,脸上没有深圳人脸上常有的紧张和焦虑,大家都笑呵呵的,路人甲和路人乙打着招呼,站在路边长长地聊天,时光倒流,我们仿佛回到八十年代。

(梧州老城区庸常的日子)
(梧州传统的烧猪)
(梧州小店里怡然自得的猫)
(梧州小店里怡然自得的猫)

一家杂货店门外小摊上堆着裁成长方形粗粗质感发黄的卫生纸,这是我小时候用过的手纸,这么多年我再也没有见过,豌豆一定要我买一大摞带回家,她很喜欢在这样的纸上画画。

下午六点,逛累了的一家人才睡午觉。到了晚上八点,豌豆依然沉睡不醒,我们希望她睡个够,于是,把她的电话手表悄悄套在她的手腕上,下楼去吃晚餐。

早就听说,桂江、西江、浔江三条大江交汇处的梧州是美食之都。走过一棵棵粗壮的古榕树,小街上遍布喧闹的小餐馆,我们随便来到一家人声鼎沸的路边小店,它叫“藤县佬餐馆”。

这里的老友炒粉又宽又薄,口感筋滑,里面酸笋浓重的味道我非常喜欢;生滚牛肉粥黏黏糯糯,还飘着农家自榨花生油的清香;一锅热气腾腾的黄鳝煲仔饭层次丰富,滋味浓郁,店主在煲仔饭之外还额外赠送我们一盘嫩生生爽脆农家青菜。这一顿快意丰盛的晚餐只花了30元

(老友炒粉)
(飘着花生油香气的牛肉粥)
(美味的黄鳝煲仔饭)

不远处是一家卖凉茶的小铺子,在梧州,满大街都是或老或新的凉茶铺,我经常看到一个男人将私家车停在凉茶铺前,要一份装在纸杯里的凉茶,站在那里,几大口喝完后匆匆离开。

我今天一大早受了凉,此刻鼻子塞塞的,在灯光昏暗的凉茶铺前,那个胖胖的的老太太从大铁壶里慢吞吞倒了一杯专门治感冒的凉茶给我,4.5元,苦苦的难以下咽,我硬着头皮喝了下去。

我们和老太太聊天,才知道这家凉茶店已经有24年的历史。和我经过的很多城市无情的大肆拆毁相比,梧州很罕见地保留着一排排上百年的粗壮古榕作为行道树,还遍布着开了几十年的凉茶店和糖水店,这些古榕和老店都让这座城市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温暖的人情味。

(林林总总的梧州凉茶)
(梧州一家经营了24年的凉茶铺)
(一条街都是百年古榕组成的行道树)

喝完凉茶,我和KEN去长长的西江大堤上走走,为了防御西江夏天的洪水,这座大堤高得不可思议。

往来船只闪着亮亮的橘色光一点一点远去,在夜风中,我趴在大堤上看了很久,那一刻,我再一次有些恍惚:去年11月的某个黄昏,我们在芜湖长江边看一艘艘运砂船像黑色的小岛无声地漂移,此刻,长江和西江上两幅画面重叠在一起。

因为惦记着独自睡觉的豌豆,本来很想在大堤上多走一会儿的我拉着KEN赶快回去。一个广场上,在一棵棵百年古榕旁,快乐的梧州人正欢快地跳着广场舞。不远处,当地人围着大圈技艺娴熟地踢着毽子。我上一次看到广场上踢毽子的人们是在2003年的大连,很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快乐了。

(跳广场舞的快乐梧州人)

21:30我们悄悄回到房间,过了好一会儿,豌豆才从长长的午睡中醒来,她在床上生龙活虎地折腾了很久,23:30,没有吃晚饭的她继续呼呼大睡。

我们在梧州的第一天就这样不知不觉滑走。


2018年1月10日

今天,我的小豌豆七岁了,这是豌豆第一次在深圳以外的城市过生日。

9:30, 深褐色窗帘外此起彼伏的狗叫声把我们吵醒,KEN抱着豌豆,一遍遍亲她突然胖起来的脸,夸张地大喊:“我要亲七岁的小孩!”

10:00,我们又一次去“超记粉店”,没想到那里食客爆棚,根本没有空位。我们只好去马路对面的一家桂林米粉店。KEN要了三两卤粉,我和豌豆一人吃一碗二两卤粉。

让人伤感的是,桂林米粉只有在桂林这个城市才能保持纯正的口味,我到了深圳很多年后才知道,深圳满大街的桂林米粉店大多数是福建人开的,福建版本的桂林米粉没有干捞的,汤里加入大量酸菜,根本没有锅烧和酸笋,和正宗的桂林米粉大相径庭。

同样的道理,桂林米粉来到梧州也变了味道:这里的二两卤粉6元一碗,比桂林的价格贵不少,虽然是一模一样加入锅烧的卤粉,但口味却差很远。我们开始想念去年5月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桂林时,在龙船坪附近的一家乱糟糟的路边小店吃的4元二两的美味卤粉。

我们在梧州的每一天没有固定的行程,想去哪里去哪里。今天,我们步行去中山公园时,路过一条卖旧货的小街,一大片穿着黑沉沉衣服的男人都蹲在路旁席地摆摊,方布上摆满各种稀奇古怪的旧货和杂货:万能胶、指甲刀、手表、松紧带、玉石、旧收音机、CD......一个微缩的八十年代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路过的路边旧货市场)

我们带着豌豆爬了几百级台阶,来到冷清的中山公园小广场,广场中心的孙中山铜像基座已经破败,这里只有几个老人带着孩子玩耍。

(梧州中山公园里的孙中山铜像)

几个孩子在玩一种踢一脚就可以变大或变小的球,豌豆缠着我要也去买一个。我给了她20块钱,不久,她抱着一个紫色的球快乐地跑回来,骄傲地说:“妈妈,老板说的话我一点也听不懂,可是我把球买回来了,15块钱。”

我坐在一张倾斜的石椅上,一面吃着我们刚刚在路边买的五香味浓郁的卤花生和又酸又甜的糖渍山楂 ,一面笑笑地看着豌豆和爸爸在小广场上踢球球,KEN用力把球踢得很远,豌豆咯咯笑着尖叫着去追。

(广西人非常爱吃的“酸嘢”)
(豌豆的七岁生日在梧州度过)

很多年后,豌豆会不会记得她七岁生日那天是在一个叫梧州的城市,一个冷清的小广场上,在孙中山铜像的目光下,和爸爸一起快乐地踢球度过呢?

12:00, 我们参观了公园里的中山纪念堂。1921年-1922年,孙中山为筹备北伐曾先后3次来到梧州。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在李济深的倡议下,梧州各界决定筹建包括中山纪念堂在内的梧州中山公园。

(梧州中山纪念堂外观)
(梧州中山纪念堂内景)

梧州的中山纪念堂在1926年1月奠基,1930年10月终于建成,是全国第一家中山纪念堂。我们走到里面,千人会堂里空空荡荡,没有游人,纪念堂的其他建筑墙壁上只是空空挂了一些孙中山生平的图片。

下午一点半,豌豆的生日大餐在西江边的金湾大酒楼里吃,我们点了梧州当地的名菜:纸包鸡(40元)、话梅扣猪手(38元)以及蒜蓉炒芥菜(23元)、串烧禾花鱼(38元)、龙骨香菇炖西洋菜(38元)。每一样菜都味道浓郁、妙不可言。豌豆放开肚皮玩命地吃,直到吃撑为止。

大厅里满是讲粤语的梧州人,他们在下午两点依然心满意足、慢条斯理地吃着热腾腾的火锅。在这里,似乎没有一个人赶时间,没有人一边吃饭一边盯着手机刷朋友圈,大家都如此专注于和美食的约会。

(梧州名菜纸包鸡的外观)
(纸包鸡内里)
(酸甜口味的话梅猪手)
(蒜蓉生菜)
(酥酥脆脆的串烧禾花鱼)
(龙骨香菇炖西洋菜)

最美妙的是,这座酒楼高踞在西江大堤边,我们坐在大大的窗边,窗外就是墨绿色的粼粼江水和往来穿梭的运沙船,缓慢地来来去去。黄黄的阳光打在我们身上,我们终于远离了深圳的阴冷潮湿。在梧州,一切都不紧不慢,我可以让大脑一片空白。

(西江上缓慢的运砂船)
(西江上的水上人家)
(西江上的水上人家)

晚上七点,一家人在一个生意火爆的24小时粥粉店要了一大盘炒面和生滚肉片粥。我在菜牌上看到一个奇怪的名字:“炒粉虫”---这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炒沙虫吗?

今天晚上八点,我还要用微信语音直播授课。吃完饭我就急急忙忙回到房间,为了不影响我上课,KEN带着豌豆在夜色中四外游荡。

我唯一能找到的书桌是一张窄窄的电脑台,它的一条腿比另外三条腿还短了几厘米,我不得不在下面垫上一只拖鞋。今天晚上,我遍布全世界的学生们不会知道,我是在垫着一只蓝色男士拖鞋的电脑台前为他们直播授课。


2018年1月11日

我们一家人睡到11:00才出来吃早餐,我们执着地去“超记”碰运气,这是早餐和中餐之间难得的空白时段,终于,这里没有那么汹涌的食客了,我们要了大碗的牛腩粉和腐竹粉。豌豆狼吞虎咽,她太喜欢吃腐竹粉,我还为这个小饕餮拍了视频。

12:00,在KEN的带领下,我们步行去民主路维新里,寻找梧州天主教堂。

1898年,法国传教士司立修在梧州正式建立教会传播天主教,如今的天主教堂是1946年重建的,它规模非常小,一座老旧的红砖建筑几乎被周围的民居和学校吞没。一座老旧的红砖建筑几乎被周围的民居和学校吞没。

(冷清的梧州天主教堂)

离开天主教堂,我们穿过骑楼深处的人家,一路很阴冷,我不喜欢那些见不到阳光冷森森的骑楼深处,我不知道日复一日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是什么感受?

走着走着,我终于发现了一家小邮局,在空荡荡的大厅里,我叫醒了呼呼大睡的不耐烦的工作人员,花3.9元买到了宝贵的三张信封和邮票。

(骑楼深处的人家)
(骑楼深处的人家)

从豌豆三岁开始跟着我们行走时,每次旅行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在当地给豌豆写一封信,讲讲我们旅行的故事。我们说好了这些信只能在豌豆18岁那年才可以打开。

可是,我发现,如今在每个城市,生意冷清的邮局几乎快要消失了,我越来越难找到一家正在营业的邮局寄出这封发给未来的信,我不知道,我们这个游戏还可以玩多久?

12:30,我们第一次坐公交车去梧州新城看看,下车后,我们穿过桂江大桥又走了很久,来到最热闹的购物中心。

(梧州老城)
(梧州老城)
(梧州老城)
(我童年记忆中的理发室还能在梧州老城看到)

遍布沧桑骑楼的梧州老城写满故事,让我们一次次着迷地想探究下去。可是到了梧州新城,这里再也没有性格和特点 ,我完全分辨不出来它和全国任何一座城市有什么区别:一模一样的麦当劳、肯德基、一模一样的精品店、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特色的高楼大厦。这是我这些年在中国各个城市行走时越来越沮丧的原因:不论走到哪里,我看到的都是完全雷同的面孔。

我们在肯德基里休息,喧哗声像沸腾的泡沫,我趴在一张小桌前给18岁的豌豆认认真真地写信。KEN和豌豆在我身后的小桌上快乐地吃着薯条、啃着鸡腿。

(横跨桂江的大桥)

我们再一次步行跨越桂江大桥返回老城区时,我很吃惊地看到一个穿黑色泳衣的胖胖女人在桂江里奋力游泳。

我想起2017年11月,我们一家人在芜湖停留的三天,那时的夜晚,在长江边欣赏日落后的我们经常徒步一个半小时,跨过青弋江上的临江桥,慢慢走回中央城短租的公寓。

每到一个地方,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用脚去丈量这个城市,最多一次,豌豆在芜湖时一天走了三万多步。我们就这样边走边看,才能真正记住眼前飘逝的风景和那一天空气中与众不同的味道。

17:00,走得脚疼的一家人开始睡午觉,一觉醒来已经20:00。

我们热爱的“超记”早就打烊了,我们只好去那家24小时粥粉店,点了炒米饭、炒粉、生滚牛肉粥和炒生菜,这顿饭花了47元。

喧闹的店里来来去去的多是回头客,每个人进来都熟门熟路地和手脚麻利的老板娘打着招呼,他们根本不看菜单,随口说出自己点的菜。一桌桌围坐的人大多是朋友,他们吃着,笑着,聊着。

明天就是我们离开梧州的日子,今晚,我怀着淡淡的感伤最后一次想看看老老的骑楼。

21:00,吃完晚饭的我们四外闲逛。梧州步行街像全中国所有的步行街一样,一家家雷同的精品店争先恐后地制造着让人疯狂的噪音,快速穿过步行街的我们被吵得抓狂,当我们终于来到步行街后面一条安静黑暗的小街时,我和KEN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里没有闪闪发光的装饰灯,没有高分贝的流行音乐,只有暗影中朦胧的小街,美得娴静。骑楼下的所有小店都关门了,路上看不到一个行人。

远远的,我们看见一簇闪动的橘色灯火,老老骑楼下两个老人正在挑灯下象棋,另一个老人弓着腰聚精会神地观棋,时不时,敲击棋子的清脆响声在夜空中传得很远。

(深夜下象棋的梧州老人)

等我们走远了,再回头看时,那幅画面依然没有一点改变:温暖的灯光、聚精会神的三个老人,这个安宁的场景永远定格成我对梧州的美好回忆。


2018年1月12日

今天是我们离开梧州的日子,8:30我们起床,我和KEN计划在梧州最后一个上午争分夺秒尽量多品尝一些梧州小吃。

10:00,我们在一处路边摊吃肠粉。到了梧州,随处可见的肠粉店都打着“广东肠粉”的招牌,反而是在广东时,肠粉店从来不会强调“广东”。

(豌豆就这样拉着我们的手已经走了中国二十多个城市)

坐在低矮的小木桌前,我们一家人分别点了叉烧肠粉、鸡蛋肠粉和猪肉肠粉,每盘都是5元。

梧州肠粉的米粉浆更加粘稠实在,所以蒸出的肠粉口感更筋道和有弹性,不像深圳越来越多的肠粉店为了节约成本,出品的肠粉口感都有些断裂和糊烂。

梧州肠粉最特别的是,浇在肠粉上的汁水里还别出心裁加了少许咸咸的豆豉,这样,肠粉的口味比深圳的浓郁且有饱满的层次感。

(梧州五元一份的“广东肠粉”)

我们意犹未尽,又闲走到路边一家开了30年的糖水店消磨时间,店面很黯淡,几乎没有任何装修,所有糖水名称和价格都标在墙头的大牌子上。

我们点了浓稠甜香的黑芝麻糊(4元)和清甜悠长的冰糖银耳炖雪梨(4元),像不紧不慢的梧州人一样慢慢地品着。临走前,我们还为豌豆买了一小块手工做的松软的萨其马(1.5元),让她在下午的火车上填肚子。

(梧州甜品的价格非常实惠)
(4元一份的黑芝麻糊)
(4元一份的雪梨银耳糖水)

我们在梧州三天的停留就要结束,当我最后望了一眼313房间总是“吱嘎”作响的洗手间门时,我的心情突然好了起来。

11:30,我们打“滴滴”前往梧州南站,豌豆因为上午七七八八吃得太多,车没开多久她就开始脸色苍白,坚持到20分钟还是吐到我的大围巾上,这让我们的梧州之行结束得有些狼狈不堪。

12:55,开往南宁的D3834火车发车了。窗外的风景快速飞逝,从晕车中终于缓过劲来的豌豆冲着窗外喊:“BYE-BYE, 梧州!”

再见!沧桑的骑楼城,淡绿色的西江,缓缓的的运砂船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梧州美食:牛腩粉、煲仔饭、纸包鸡、话梅猪脚、串烧禾花鱼、正宗龟苓膏、炒田螺、黑芝麻糊、银耳糖水……

(全文完)

(本文图片为原创,图片拍摄:KEN、法语朱老师)

二、洛阳地道美食?

洛阳水席,是河南洛阳一带特色传统名宴,属于豫菜系。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

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三、成都地道美食?

首先要说火锅,大街小巷处处闻到火锅香,还有各种麻辣烫,串串香巴适的板。

其次各种名小吃钟水饺、夫妻肺片、三合泥、三大炮、油茶、担担面、豆腐脑、肥肠酸辣粉(我个人认为马家场的最好吃)。以及各个大小馆子里的正宗川菜说起都在流口水(最喜欢回锅肉)。

四、北京地道美食?

北京地道的美食:烤鸭,卤煮,豆汁,炸酱面,涮羊肉等等。

五、贵州地道美食?

凯里酸汤鱼。贵阳肠旺面。

六、韶关地道美食?

韶关有许多美食,我今天要介绍的是始兴当地的花生炸饼,它原料有粘米粉、花生,你走到始兴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到炸花生饼的,一勺稀糊加上花生米粒,往油锅里送,成型后一片片花生饼就出锅了,那脆香的花生饼你吃了还想吃,今年吃了明年还会找来吃。这是当地地道的美食。

七、梧州美食推荐?

“黑芝麻汤圆”和“醒醒田螺”对面,大概下午6点才开门,人称“宵夜的神”✨,去晚了没有凉拌粉卖,汤粉也很好吃,粉的口感滑滑的,有很多小菜可选,可以自己点好放进粉里 12.【锦艺粥店】艇仔粥的味道

八、桂林 梧州 美食?

桂林米粉,桂林酿三宝,梧州龟苓膏,还有冰泉豆浆。

九、广西梧州美食?

梧州纸包鸡,使用当地散养的三黄鸡制作而成,肉质特别鲜嫩甘滑。

岑溪豆腐酿,使用五花肉跟豆腐做成的美食,外酥里嫩,吃起来鲜香十足。

神仙钵,也被称之为打边炉,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滑肉粉肠,口感特别爽滑鲜嫩,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岑溪米粉,在当地名气特别大,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

十、长沙地道美食?

湖南省长沙地道美食有很多,如长沙臭豆腐、酱板鸭、长沙米粉、德园包子、龙脂猪血、嗍螺、宁乡兰花干子、剁椒鱼头、刮凉粉、小钵甜酒等。 都是长沙美味可口的美食,根据不同地域可以调剂不同的口味。

相关文章

南京特色美食小吃攻略?

南京特色美食小吃攻略?

一、南京特色美食小吃攻略? 南京是座非常具有魅力气息的城市,不仅有许多现代化气息的建筑,还有各式各样的美食,深受很多游客的喜爱。那么南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