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西餐的礼仪
吃西餐的礼仪
1.餐具使用的礼仪
吃西餐,必须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随意乱取乱拿。正规宴会上,每一道食物、菜肴即配一套相应的餐具(刀、叉、匙),并以上菜的先后顺序由外向内排列。进餐时,应先取左右两侧最外边的一套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合拢并排置于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务员便会主动上前撤去这套餐具。如尚未用完或暂时停顿,应将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摆在餐碟上,刀刃向内,意思是告诉服务员,我还没吃完,请不要把餐具拿走。
使用刀叉时,尽量不使其碰撞,以免发出大的声音,更不可挥动刀叉与别人讲话。
2.进餐礼仪
西餐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因此其上菜的顺序,因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规格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顺序大体相同。
一餐内容齐全的西菜一般有七八道,主要由这样几部分构成:
第一,饮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称开胃菜,目的是增进食欲。
第二,汤类(也即头菜)。需用汤匙,此时一般上有黄油、面包。
第三,蔬菜、冷菜或鱼(也称副菜)。可使用垫盘两侧相应的刀叉。
第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此时要用刀叉分切后放餐盘内取食。如有色拉,需要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
第五,餐后食物。一般为甜品(点心)、水果、冰淇淋等。最后为咖啡,喝咖啡应使用咖啡匙、长柄匙。
进餐时,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时还可用手取。如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着吃。吃饼干、薯片或小粒水果,可以用手取食。面包则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错。取面包时,左手拿取,右手撕开,再把奶油涂上去,一小块一小块撕着吃。不可用面包蘸汤吃,也不可一整块咬着吃。
喝汤时,切不可以汤盘就口,必须用汤匙舀着喝。姿势是:用左手扶着盘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盘喝汤,不要发出吱吱的声响,也不可频率太快。如果汤太烫时,应待其自然降温后再喝。
吃肉或鱼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用叉按好后,慢慢用刀切,切好后用叉子进食,千万不可用叉子将其整个叉起来,送到嘴里去咬。这类菜盘里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于点缀和增加食欲的,吃不吃由你,不要为了面子强吃下去。
餐桌上的佐料,通常已经备好,放在桌上。如果距离太远,可以请别人麻烦一下,不能自己站起来伸手去拿,这是很难看的。
吃西餐时相互交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切不可大声喧哗,放声大笑,也不可抽烟,尤其在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更不能把叉刀伸进嘴里。至于拿着刀叉作手势在别人面前挥舞,更是失礼和缺乏修养的行为。
吃西餐还应注意坐姿。坐姿要正,身体要直,脊背不可紧靠椅背,一般坐于座椅的四分之三即可。不可伸腿,不能翘起二郎腿,也不要将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饮酒时,不要把酒杯斟得太满,也不要和别人劝酒(这些都不同于中餐)。如刚吃完油腻食物,最好先擦一下嘴再去喝酒,免得让嘴上的油渍将杯子弄的油乎乎的。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将酒杯在嘴唇边碰一下,以示礼貌。
有人曾将一次礼貌的饮酒程序做了总结:首先,举起酒杯,双目平视,欣赏色彩;其次,稍微端近,轻闻酒香;然后,小啜一口;第四,慢慢品尝;最后,赞美酒好、酒香。
总之,西餐既重礼仪,又讲规矩,只有认真掌握好,才能在就餐时表现得温文尔雅,颇具风度。
有那些简单具有特色的小吃
1、锅边糊
又叫“鼎边糊”或“锅边”,特色小吃,其主料为米浆,锅汤烧开后,将米浆淋置锅边,稍干后用小铲刮入锅中,与花蛤、虾干、香菇、黄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汤合成,其特点是面薄而卷,汤清不糊,味美适口。
2、海蛎饼
本地话称“嗲饼”,传统风味小吃,有浓郁的地方味。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可单独食用。大多当地人把蛎饼做早点下粥小菜,特别是蛎饼配吃鼎边糊,一干一稀,风味绝佳。
3、麦饼
也称夏饼。立夏时节,家家户户有煎夏饼的节俗,所谓夏饼,是以面粉或白米浆拌豆芽、韭菜、虾米等油煎而成。很久以前,大概是立夏时节,忙碌的插秧已毕,农忙过后也要休整,来个劳逸结合,吃些农家自产自制的食品,也算是自享其乐了,现在田都没人种了,不过这种习俗依然存在。
4糯米团
本地话叫“请bom系”,也称清饭糍粑,皮粘着糯米,红糖黑豆馅。吃起来有点粘,会粘到嘴巴上,红糖豆沙香甜可口。
5芋粿
本话称“握威”,是当地著名小吃品种。它是用糯米磨成米浆,经过油炸制成的一种食品,是当地人早餐和点心不可或缺的一道小吃。粿多三角、四角、菱形,以蒸为主,也可油炸,如芋粿、九重粿、粳米、白八粿、糖粿。
6虾酥
传统风味小吃,本地话叫“哈噜”。做法是将大米、黄豆浸泡后磨成浆,取一长柄铁勺,舀一勺浆,中间用汤匙旋一小洞,洞两侧放上几个淡水虾,下锅油炸,掌握火候,炸至酥透,故名“虾酥”。但顾名思义时屡觉困惑,虾酥虾酥,主料中应该要有虾存在吧,但逛遍当地小吃摊却吃不到有虾的虾酥。
7扁肉&拌面
早餐中的情侣套餐“扁肉拌面”,有拌面则必须要扁肉搭配,扁肉肉嫩皮薄如沙。其实“扁肉”当地发音为“鳖肉”,曾经的肉馅是以鳖肉为主的,皮色透明,为“燕妃”,所以顾名思义为“鳖肉燕”,久而久之演变成“扁肉”的发音。
8、煎包
俗称“见猫”。将面皮包入馅料包成包子。把深缘平锅烧热,把花生油均匀地滴洒在锅面上,然后把包子逐个整齐摆入锅内煎制。另用面粉50克加水750克和成水面糊,均匀迅速地浇入锅内,加盖,用旺火焖煮到水干即熟,开盖改用小火,在包子上淋少许花生油,再加盖焖1分钟后开盖,即用长型平铲铲起煎包,把煎黄的一面朝上盛放在平盘中。
9、炒兴化粉
炒米粉,粉丝不断、不糊、不粘结,却无腻感,松软合适,是一道经济实惠、四时皆宜的早餐。一碗3元左右,配有胡萝卜丝、包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