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民族对云南美食的影响?
一、云南多民族对云南美食的影响?
云南地形错综复杂,六大水系于此纵横交汇,26个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众多的民族、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造就了云南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千百年来,又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创造着关于美食的历史。
吃,看似简单,却能折射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而云南美食的背后,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黑皮子”其实就是曲靖当地农家风味的红烧五花肉,它色泽棕红发亮,味道肥而不腻。在大年小节、婚丧嫁娶这样的大日子,黑皮子是必不可少的。
受古代移民影响的“云南味道”
曾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汪曾祺曾说过:“很多人以为昆明菜接近四川菜,其实并不一样。”1939年到昆明就读西南联大的汪曾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在云南学习生活了7年,此后又多次故地重游,写下大量描写云南美食的散文。汪曾祺的这段话,大致厘清了云南菜的特色:接近川菜,又大有不同。
云南菜里或多或少有着川菜的影子,这和云南古代的交通有关。
元朝以前,云南通往外地的交通线主要是“五尺道”,五尺道从滇中经宣威,最终抵达四川。因此,元代以前,云南的外来人口大多是四川人,主要分布在宣威、曲靖及滇中一带。也是这个原因,云南饮食文化受川菜影晌,具有鲜辛的特点,这在元代以前大概已经形成了。
元朝继续修路,中期修通了由昆明经曲靖、贵阳、湖南、湖北至中原的官道,取代前五尺道成为云南通往外地的主要交通线。所以到明清时,来云南的移民,大多来自这条交通线上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他们大部分定居在曲靖、昆明、楚雄、玉溪等地,所以,这几个地方的饮食,带有两湖、两广地区的特点。曲靖有道名菜,叫“黑皮子”,作为曲靖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还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八大碗”的宴席上,黑皮子一定必不可少。而这黑皮子和湖南的红烧肉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螺蛳是德宏地区常见的食材,如今食用的方式和古滇国时期很像。
政治和美食
除了地理交通,政治也对饮食产生着影响。
云南历史上曾经建立过滇国、南诏、大理国等几个重要的地方民族政权,这些政权的统治,对云南的饮食文化具有深刻影响。
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云南曾建立过一个政权叫滇国,统治着以滇池周围为中心,东到曲靖、陆良和泸西,西至禄丰,北达会泽等地,南到元江、新平一带的广大地域。
考古学家发现,古滇人的饮食以稻米为主食,也种植小麦,副食有畜禽肉类、鱼虾螺蛳以及瓜果、野菜等等,相当丰富。这么丰富的食材,生吃?答案是NO。晋宁石寨山古墓群,是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古墓出土了大量青铜餐具,说明当时的滇国人,就已经使用各种饮食器具了,他们用青铜或陶制的釜、甑、罐和镬烹制食物,享用各种“土特产”。除了炊具,在各地墓葬还出土了不少青铜铸造的壶、樽、杯等酒具,看来,早在古滇国时期,饮酒风气就很盛行了。
因为滇人特别喜欢捕捞滇池的螺蛳以供食用,滇池岸边遗留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昆明的官渡古镇曾经是滇池的一个古渡口,就曾经挖掘出很多螺蛳壳堆积。遗留的螺蛳壳尾部大都有一个敲开的小孔,便于滇人取食螺蛳肉。至今德宏一带的少数民族取食螺蛳肉,也还是沿用滇人的办法。
南诏是彝族和白族先民在唐代建立的地方政权,统治时间有200多年;大理国在南诏的基础上建立,统治长达300余年。南诏、大理国的一些饮食习俗,比如以稻米、小麦和蚕豆为主食和辅食,喜欢把生的肉和螺蛳拌香料吃,用烤小猪和各种野味招待客人,把蚂蚱、蜂蛹等昆虫纳入饮食的习惯,至今在一些彝族和白族地区还很多见。
不过南诏时期,喝茶时把茶叶和椒、姜、桂等香料一起烹煮的习惯,今天已经不多见了。
当然,影响云南美食的因素还有很多。
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各个民族不同的生活区域、谋生手段,都对饮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举个例子,彝族早期主要从事畜牧业,而且大多居住在山上,大部分彝族人喜欢牛羊肉、玉米、洋芋等食品,爱喝玉米酒,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就和山居和游牧生活有关。同时,彝族不同支系的饮食习惯,根据地区、海拔高度的差异也有所不同。所以,广泛分布于云南各地的26个世居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习惯。
此外,外来各民族人口的迁徙,对云南各地的饮食文化也有很大影响。比如元代回族先民进入云南后,职业主要是从军、经商,也有一些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普遍分布在各个城镇和重要交通线附近,所以如今回族的饮食习惯在各地城镇都可以见到。
二、云南民族大学附近的美食街?
云南民族大学(万青路)附近有 恒园, 贵州羊肉米线(海伦国际柏林区北), 大益爱心茶室(万青路), 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芷苑餐厅, 知味宅急送, 云南民族大学呈贡校区-回族食馆, 蜜雪冰城, 茶派民族大学芷苑店, 雅格饮吧, 书喜茶饮, 密雪冰城, 鲜华食品, 益禾堂, HEY JUICE茶桔便, 梅香小吃, 味满阁米线, 南诏酒家, 加减茶饮,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二食堂,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学生三食堂 等美食
三、云南土著美食?
最有名的莫过于烧豆腐 炸洋芋 有名的那有汽锅鸡 过桥米线
四、云南贵阳美食?
云南过桥米线,贵阳丝娃娃,花溪牛肉粉,烤鱼,烤臭豆腐,肠旺面,酸汤鱼,猪手,酸粉。
五、云南古镇美食?
1、昆明—豆花米线—解馋名吃
豆花米线是昆明有名的小吃。它源于民间,后逐渐成为小吃店中的一款独具特色的品种。香辣爽滑,价廉物美,人们戏称解馋食品,吃了还想吃。
2、宣威—火腿—腊肉极品
云南著名特产之一,素以风味独特与浙江金华火腿、江西安抚火腿齐名媲美。形似琵琶,皮薄肉厚肥瘦适中;瘦肉呈鲜红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称“云腿”。
3、丽江—鸡豆凉粉—古城一绝
这是美国植物学家洛克先生根据丽江的气候和海拔培训出来的一种食物,鸡豆,磨粉之后做成凉粉,可以凉拌、可以油煎、皮还可以炒或煮着吃。在丽江任何餐馆和路边摊都可吃到。
4、大理—乳扇—宴席名点
乳扇是云南省的特产,为大理白族人民的风味食品。当地少数民族利用剩余的牛奶制成。美味可口,不但是当地人们喜爱的小吃,也是宴席中的名点
5、腾冲—大救驾—皇帝传奇
大救驾是腾冲县最出名的小吃,是炒饵块的一种。在腾冲几乎所有的餐馆和夜市,都有这道菜,味道基本上都差不多。
6、德宏—酸笋—傣人最爱
酸笋是傣族人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在特殊的腌制方法下,在酸味中最大程度的保持了笋的鲜味,傣族人的酸笋多用来炖鸡或者炒肉,如果佐以蘸水,实在是下饭的无上美味。
7、香格里拉—糌粑—美味便捷
糌粑是藏胞的主要食品,形似内地的炒面,可分为青稞、豌豆、燕麦糌粑等。藏胞无论下地劳动,上山放牧,出门旅行,都要随身携带糌粑。
8、怒江—贡羊肉—鲜嫩爽口
贡山是亚洲黄羊的贡山品种。贡山山高路陡、立体气候、多雨潮湿,一般品种的山羊很难在贡山发展。贡山水草丰美、气候多变形成的贡羊肉质细腻、味道甘甜是羊肉中的上品。
9、蒙自—过桥米线—历史名吃
过桥米线是米线中的上品,独具风味。它以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吃法特殊,营养丰富而深受群众喜爱。是云南食品中最具地方风味的小吃,蒙自是云南过桥米线的老家。
10、楚雄—元谋烤乳猪—上好佳肴
楚雄彝族的烤乳猪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佳肴,以元谋、禄丰、罗次一带的最具特色。其他地方的烤乳猪一般选用刚满双月的瘦肉型乳猪。
11、普洱—火灰焖鱼—醇香可口
火灰焖鱼是思茅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喜爱的—道独特的菜肴,拉祜族尤喜欢这种不用锅灶,胜用锅灶而焖出来的美味。
12、西双版纳—香茅草烤鱼—丝丝润滑
这是一道傣族风味菜。一般先将洗净的鱼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后置于火上烧烤,并抹上适量的猪油,烤时香气四溢,这样烤出来的鱼香味扑鼻,鱼肉酥脆。
13、昆明—红烧鸡枞—特有名菜
是昆明特有的一道名菜。鸡枞是云南特产的名贵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甜、嫩、香,简直可以和鸡肉相媲美,还能养胃、提神。
14、红河建水、昆明—汽锅鸡—滋补强身
汽锅鸡,因用汽锅蒸制而得名,昆明南部建水出产的紫陶汽锅。云南盛产药材,当地人在蒸制汽锅鸡时,还爱加上一些中药材。
15、曲靖宜良—宜良烧鸭——600年历史
宜良烧鸭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足可与北京烤鸭媲美,烧鸭又分仔鸭和肥鸭两种。在昆明很多地方都可以品尝这道名菜,如特色餐馆古鑫园内就有,另外建设路上有一家宜良烤鸭店。
六、云南民族小吃
云南民族小吃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小吃文化。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小吃,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大家了解一下云南民族小吃的魅力。云南过桥米线的历史
云南过桥米线是云南省的代表性小吃,其历史悠久,传说源自古代的皇家美食。米线细长柔软,配以各种肉类、蔬菜和汤底,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桥米线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肉片的鲜嫩和汤底的鲜美,使得这一小吃在云南及至全国都享有盛名。云南酸汤小锅洋芋
酸汤小锅洋芋是云南的一种特色小吃,以其酸辣可口的汤底和酥脆的洋芋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道小吃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掌握好火候,确保洋芋片炸至金黄酥脆。酸汤小锅洋芋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是云南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云南鲜花饼
鲜花饼是云南特有的点心,以其香甜酥脆的口感和独特的馅料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鲜花饼的馅料由不同季节的鲜花制成,如玫瑰、菊花、桂花等,为饼皮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香气。无论是作为早餐还是下午茶,鲜花饼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小吃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小吃文化。除了以上介绍的两款小吃外,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小吃。如傣族的竹筒饭、彝族的乳饼、拉祜族的饵块等。这些小吃在当地的市场和餐馆中都可以品尝到,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云南的小吃文化是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品味。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来到云南一定要品尝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小吃,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味口感。七、云南少数民族有哪些比较特别的习俗和美食?
谢邀,你眼光真好,一下子请到了专业人员,关于少数民族,关于美食,小五六是专业的!
前方高能,我要炫我的少数民族知识了!
烧烤是深夜的星光,总能照亮那些昏暗的心灵角落。有什么幸福能够比得上寂静街头的一顿烧烤呢?
云南烧烤流派众多,昭通小肉串香飘十里,建水豆腐鲜嫩爽滑,生烤鸡脚味美醇厚……
傣味烧烤却鲜少被人提起,并非是它不够美味,而是出了傣家人的地盘,那些美味的傣味烧烤便藏在了傣味餐厅,很少有专门的傣味烧烤摊。烧是烧,烤是烤傣味烧烤最大的特点是它分为「烧」与「烤」两种做法,烤自然是将食物架在火上烤,滋滋作响的油脂烘托着沉寂的夜,是烧烤摊上的常见美景。
烧指「包烧」,是傣族特有的烹制手法,不需要锅具,以天然的芭蕉叶代替锅,将食物包在其中,用炭火烧熟,这就是包烧。
千百年来,芭蕉叶满足着傣家人挑剔的味蕾,用一抹清香填满了那辘辘饥肠。
烧与烤虽是不同的烹制方法,但在傣族人精巧的手中,它们都成了烧烤摊上的「深夜杀手」。烧·包烧的烧万物皆可包烧。
对于傣族人来说万物皆可包烧——时令果蔬、生鲜肉类,没有一样东西能逃得过芭蕉叶的「魔爪」
包烧的一大特点是重料重辣,将青椒、姜、蒜、芫荽等才剁碎后与食材搅拌均匀,放进芭蕉叶中包裹严实便可以开始烧制。烧熟以后揭开芭蕉叶,浓浓的民族风味扑鼻而来,酸辣的口味是夏天里最好的祛暑良方,也将人的味蕾打开,贪婪享受着傣家美食。
包烧最大的特点便是食材有烤品的香脆,又有绿叶的清香,加上调味料赋予的酸辣过瘾,实在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而且包烧制作的食物还不易上火,更是成为了易上火人群的福音。包烧猪脸、包烧鱼、包烧牛肉等都是包烧菜系中的经典菜品,芭蕉叶将肉中的水分紧紧锁住,使得其中的肉嫩滑多汁、Q弹无比。
包烧金针菇是素菜中的代表菜品,将金针菇与各种配料搅拌均匀后平铺在芭蕉叶内,烤熟以后的金针菇十分入味,爽滑鲜美,与各种佐料一同送入口中,太享受了!烤得有滋有味傣味里的「烤」同样有说法,调料是它的灵魂,傣味大多以酸辣口味为主,番茄、柠檬都是用来加酸的,姜、蒜、小米椒则是用来加辣的,酸辣配合,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傣家风味」。
当一些不知名的山茅野菜遇上了傣家人,算是物尽其用,为食材更添一份难得的美味,比如香茅草。香茅草烤鱼绝对是傣味烧烤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将罗非鱼处理好,葱、姜、蒜、芫荽等调味料加盐放进鱼肚子,用香茅草将鱼捆好后,用竹片夹紧,放到炭火上烤制。经过炭火烤制的鱼肉外酥里嫩,香味浓郁,鱼肉、香茅草、佐料等多种香味混合在一起,令鱼肉散发出一种难得的鲜香。其肉质鲜嫩、香辣可口、味道浓郁,让人难以忘怀。
全国各地有着许多烧烤流派,北方人的豪迈、南方人的温婉,从烧烤中便能看出一二傣家人热爱生活,也乐于享受生活,便将那些小确幸揉碎了加进「生活」这个大烤架上,为每一个平凡日子增添滋味与色彩。
(图文综合整理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们是一个发现云南文化的公众号,可以寻味街头美食,也能聊聊诗词歌赋,快来探索文化之美吧~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56文化网 ”(ID:chn_56whw)和我们交流。
八、云南民族构成?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云南省主要人群是汉族,人口数量最广,在全省范围内都有分布。在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6个,分别是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苗族、壮族,占云南少数民族总人口76.94%。其中彝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32.43%,哈尼族占10.44%,白族占10.26%,傣族占8.05%,苗族占8.02%,壮族占7.74%。
九、云南民族特产?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特色,因此云南也是一个民族特产丰富多彩的地方。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普洱茶、云南白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腊肉、玉溪的火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糯米酒、大理的白族剪纸、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翡翠等。这些特产不仅有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文化内涵,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十、云南民族故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许多感人肺腑的民族故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云南民族故事:
- **白族的“耍海会”**:也称为“捞尸会”,这个节日背后有着多个传说。其中一个是为了纪念在南诏时期投入猕苴河殉节的柏洁夫人;另一个传说则是与皮逻邓的妻子白节圣妃跳海殉夫有关。
-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纳西族以其独特的东巴文化著称,这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记录了许多纳西族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 **彝族的火把节**:这是彝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关于火把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其中包括纪念古代英雄、驱邪避疫等含义。
- **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新年,也是东南亚地区广泛庆祝的节日,寓意着洗去旧年的不幸,迎接新的一年带来的好运。
综上所述,这些故事和节日不仅是云南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让游客在欣赏云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历史。